包装工程
    主页 > 期刊导读 >

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包装工艺学是在总结包装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包装工艺过程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律,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在整个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包装工艺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学好包装工艺学,学生们才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正确设计包装工艺过程,并解决生产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合理地完成产品的包装,制造出合格的包装件。包装工艺学课程包含的知识内容极为广泛,既有深奥的理论知识,也有操作性极强的实践技能,加上包装工艺技术手段更新较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急需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1 包装工艺学课程的特点

包装学科现已发展成一门高度综合、交叉的技术科学[1]。而作为包装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的包装工艺学自然也充分体现了其技术高度综合、学科相互交叉的特点。归纳起来,包装工艺学具有以下特点。

知识点多且零散 包装工艺学课程的内容包括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防潮包装、防锈包装、无菌包装、真空与气调包装、贴体与泡罩包装、拉伸与收缩包装、防虫包装、物料充填工艺、集合包装工艺、辅助包装等。而包装工艺学课程中的不同内容往往具有多个知识点,例如,防潮包装的主要知识点就包括气体渗透原理、水分活度、水分活度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常用防潮包装材料、防潮包装设计技术等。从这个实例我们还可以看出,包装工艺学课程中的各项内容除了所含知识点多这一特点以外,还存在各知识点之间联系较少,各知识点相对零散的特点。

包装技术理论不断更新 包装工艺过程是包装品与产品结合在一起构成包装件的过程,因此,包装工艺学包含了包装技术理论的研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些包装技术理论需要不断更新。例如气调包装,以前都是从低氧能够减少氧化酸败、抑制微生物生长方面介绍其原理,但是这种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新兴的高氧气调包装,因此,必须对该理论进行更新。

与其它课程交叉较多 包装工艺学课程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多的交叉内容。如该课程中的包装技术理论部分内容与包装材料方面的内容联系紧密,再如真空气调包装、物料充填等部分内容又与包装机械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讲授包装工艺学课程时,必须将该门课程的内容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贯通,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实践性较强 包装工艺技术既包括理论技术又包括相应的实践技术,所以包装工艺学课程的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应通过具体实践把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

2 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包装工艺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授,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1)受课时限制,教学难以深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包装工艺学的课时安排呈下降趋势。例如,目前包装工艺学理论课时的设置,沈阳农业大学由60学时降至40学时,江南大学为28学时,西安理工大学为28学时,所以在较少的课时内很难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讲解。

2)书本内容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效果不佳。包装工艺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包装工艺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这使得:一方面,书本的内容滞后现象严重;另一方面,采用传统的板书根本不适用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包装工艺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难于理解课程内容,因而课程教学效果较差。

3)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目前,包装工艺学的试验学时一般较少,且多为展示性试验,即由老师操作,学生观摩。而一些需要大型设备的包装技术实验操作,例如,无菌灌装等在学校里是无法见到的,这样一来,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教学改革与实践

上述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质量有一定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对包装工艺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3.1 改革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包装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包装系统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等从事包装系统的工业设计、结构设计、形象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提高包装工艺学的教学质量,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思想,建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为一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增加授课信息量,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