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院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不但承担为社会输出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崇高使命,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学生就业的压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时,企业对工科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他们具备创新实践和实际开发的能力。因此,“3+1”模式正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模式,即大学前3年完成专业所需的基本能力训练,后一年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培养模式,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适合当前教育的要求。
包装工程专业是综合类应用型专业,截至2018年,在全国设有包装工程专业的59所高校中,将该专业设在机械学院的有18所,设在印刷学院的有8所,设在食品学院的有11所。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广,可全方位就业,可在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我校包装工程专业于2012年成立并同年开始招生,目前的包装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能完全保证包装专业课程和相关的实验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时完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为全校的相关专业提供包装工程专业选修课。按照学校“3+1”人才培养模式,包装专业不仅应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更应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具有创新能力。目前包装工程专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师资力量不够,教学科研方向多样化。包装工程涉及的学科在国家高等教育中属于三级学科,对应的一级学科众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对应的二级学科有制浆造纸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等,众多的学科交叉导致包装工业专业的培养方向难以形成一个主流的方向。同时,涉及包装工程的科研项目也比较分散,很难进入国家科研的主流支持名单中。例如,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中,国家十三五科研支撑计划中,食品重大专项的总体目标为围绕与亿万农民密切关联的大宗食用农产品大量转化与高效利用、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现代食品绿色加工两大方向,实现新知识支撑、新工艺创建、新技术突破、新装备保障和新产品创制,取得一批产业急需的重大成果。这其中没有明确提及包装工程的具体方向和任务,仅起到一个附属作用,相关的科研人也仅能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很难承担主要负责作用。此外,包装工程在全国没有对应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这导致包装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缺失,好多的高校招聘不到本专业的高质量教师,也是造成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原因。
2.课程体系复杂,专业课不统一。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应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课程应用程度。在众多的包装工程专业中,因依托的科研平台不一样导致包装工程的学科培养方向出现了差异化。例如,北京印刷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注重包装结构设计,偏重于艺术设计方向;暨南大学的包装工程偏重于运输包装;江南大学的包装工程偏重于塑料包材质量检测;天津科技大学的包装工程偏重于教学实践;北京林业大学的包装工程偏重于木材的设计;北京农学院的包装工程偏重于食品包装等。因此,不同高校的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出现了较大的不同,在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上难以形成统一的框架,专业课和实验课都有较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所院校,包装工程专业也会因工程大学科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例如北京农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是从之前的食品工艺方向调整过来的,课程体系中较多地加入了食品方向的专业课,缺少机械方向和物理理论的基础课,学校整体偏重于农学方向,有些工科的基础课是没有的。
3.教学实践与应用脱节,缺乏新工科内涵。实习教学方案没有规定考核和评价机制,实践教学训练强度主要依靠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实习内容和目标缺乏工程实践要求,实习实践基地缺少系统培养,相关实习制度的建设滞后,缺少对口岗位的实习实践。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教学实践基地,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且实践教学没有相关的评分机制,很多高校还是采用“放羊式”分散实习,没有详细实习计划及内容,导致学生实习目标不明确,实践效果不明显,学生实践能力、技能培养和职业意识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