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及包装检出核酸阳性,问题出
据无锡梁溪发布:1月21日,无锡市梁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监测中,发现一份进口车厘子(生产日期:)内表面核酸检测阳性。
另据《现代快报》消息:1月22日16时55分,苏州工业园区在对进口食品开展常态化检测中,发现某食品公司进口的1份“冷冻猪颈骨”外包装核酸检测阳性。
图源:视觉中国
今年来,国内已有多地发现进口食品核酸检测阳性,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与考验,也引起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那么,进口食品为何成为疫情高风险点?食品或其包装表面的新冠病毒从何而来?我国在进口食品安全检测上又有哪些要求?下一步该如何进一步强化把控措施?消费购物中又该如何避免接触感染?1月23日,科技日报采访了相关专家。
食品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因素很多
“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当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检验检测学院安全食品专业学科带头人李颖超博士介绍,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
“食品特别是肉类、水产等生鲜冷冻制品从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如果周围环境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或者从业人员本身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都有被污染的可能。”国家食品药品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家、扬州大学杨振泉教授说。
杨振泉介绍,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冷链造就的低温环境,为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存活空间。而新冠肺炎病毒具有耐低温的特性,冷冻食品表面和冷库环境温度低,都适合病毒长期存活,如果在新冠疫情高发地或各个流通环节受到污染后,经过冷链运输,极易把病毒带到非疫区并引起疫情传播。
“如果食品加工、运输、流通、销售环境(空气、人员、生产器具等)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有可能因为交叉污染或二次污染而携带新冠病毒。”?杨振泉说,例如,在加工或运输、经销环节的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病毒就可能通过器具的接触、甚至是呼吸过程中通过飞沫和气溶胶飘浮沉降在食品表面造成病毒污染。
在专家看来,每日入关的进口冷链食品数量庞大,种类、批次繁多,受诸多因素制约,全部检测不容易做到。而病毒又无孔不入,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和食品本身,每个环节都有潜藏的风险,通过抽检也不可能发现所有病毒。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口食品及其冷链物流环节潜藏的安全风险。
检测呈阳性的样本
并不代表一定具有传播活性
“目前经检测发现的食品或食品包装表面新冠病毒阳性样本均来自进口食品,尤其是冷链食品。这与目前国外新冠疫情依然严峻以及新冠病毒在低温条件可存活更久的特性密切相关。”李颖超说。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通过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PCR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样本并不代表一定具有传播活性。”李颖超说,核酸片段的存在只能说明该样本污染了新冠病毒,而病毒是否具有生物活性,也就是传播性需要更进一步的微生物培养技术确认。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曾表示,目前还没有从食品表面阳性样品分离培养出活的病毒。
杨振泉告诉记者,现有研究和防控实践表明,新冠肺炎不是食源性疾病,未发现通过摄入食物导致感染的情况。目前来看,各地都已经加大了排查、消毒、检测、筛查等管控手段。“暴露出来的问题货品,从整体货品占比来说比例较小,而且病毒核酸载量也较低,只要采取严格的检测、消毒等防护措施,不必对冷链食品敬而远之。况且,检出结果并不代表就一定具有传染性。”杨振泉说。
杨振泉认为,核酸阳性和病毒存活不是一个概念。物传人的前提是病毒具备传染性。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长链构成,如果外壳被破坏,病毒就丧失了传染性,但核酸检测仍可出现阳性。
在李颖超看来,尽管不时有进口冷冻食品检测出新冠病毒,但从实际情况看,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概率极低。目前,完全暂停进口食品有因噎废食的倾向,加强进口食品的监管才是根本,这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是一次重大挑战和历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