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包装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比较
一、前言
包装工程专业为一应用型、多学科交叉型专业,其目标是为商品生产及流通、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商检等部门培养具备包装系统设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事包装系统设计、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应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1]。
根据我国高校现行的本科专业目录,包装工程专业归属于工学门类的轻工纺织食品二级类。基于各所高校学科基础等条件的不同而各具办学特色,存在着较大的个体间发展建设的差异。综合其主要方向分为包装印刷、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包装机械等方面。包装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具有显著的特色,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具有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叉功能性。参照美国包装职业学会(IOPP:Institute of Packaging Professionals)该包装职业资格培训认定权威机构的CPP认证标准,包装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就是为使各类产品,如电子设备、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危险物质、新鲜水果、蔬菜等,在其运输、流通、贮藏及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功能与品质的完好性而开展的包装作业系统、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和包装物品处理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以及管理工作[2]。国外包装工程专业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具备较完善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许多模式值得借鉴。本文对照美国的几所包装工程标杆学校,对标其教学计划,分析比较,寻找差距,以期为本专业的建设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中美包装工程人才教育体系概况
国外许多大学开办了包装专业或开设了包装课程,其中,美国在开办包装高等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现有40多所学校开办了包装专业及相关课程。1952年始,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农学院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包装工程专业并发展成为目前的包装学院(Packaging School,MSU),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多层次的包装专业人才[3]。后续又有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罗杰斯大学、克莱姆孙大学、威斯康辛大学STOUT分校、圣约瑟大学、康内尔大学、密苏里—罗拉大学、普度大学、北卡罗来那等大学,分别在食品系、机械系、材料系中设立了包装技术或工程专业,并创造出了大量的有影响力的技术研究成果。此外,美国建成了最完善的包装技术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的教育体系,其中,专科以上的院校共约20所。
美国的教育体系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化高校与产业界的联合和融合:(1)以构建知识转化平台为中心(CKI:Center of Knowledge Interchange),并通过两种途径将这一思路贯彻实施:一是与企业及研究机构组成知识工业联盟,二是大力发展创业教育。(2)强化包装职业生涯及技能教育(Packaging career preparation and skills),将职业生涯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环节中[4]。(3)发挥就业中心的职能作用,不仅仅定位为招聘信息的统计平台,还要协调协同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教育。(4)加强与社会及行业的深度融合,邀请校友进校授课,在学生实习的企业中,加强企业的教育及指导功能。1984年,教育部首次将包装工程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从而使我国的包装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国仍有60多所本科高校在学科调整中,建设发展包装工程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人才培养体系也形成规模,如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多所大学,依托优势学科,通过设置研究方向,培养了大批包装工程方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5]。
三、中美包装工程专业毕业学分及课程设置比较
在此,以美国的3所典型院校密西根州立大学、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和威斯康星大学斯陶特分校,中国的博士点学科学校江南大学及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对其毕业学分要求、工程类基础课程、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包装专业课程及生产实践环节进行分析比较。
1.毕业学分要求。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准予毕业学分为120分,其中通识课程占60分,专业教育课程占54分,专业实训学分6分。与之对应的,威斯康星大学分别 为120,43,49,28;罗切斯特理工学院为121,61,43,13。国内大学方面,江南大学为165,41,85,39;上海海洋大学分别为168,45,93,30。美国三所大学毕业学分要求相对国内院校较低,其课程设置中,通用基础、通识教育、工程基础课三项学分合计占总学分的比例为50%左右。其培养方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技术课所占比例较大,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还重视对包装管理理论及能力的培养。